close
互聯網行業總有那麼一類公司,它們曾經以耀眼光輝點綴瞭某個時代的發展之路,卻又迅速隱沒在浩瀚星空中,然後成為被後來者緬懷的對象。
在殘酷的商業法則之下,要想成功需要具備很多因素:實幹的創始人及其團隊、盈利的商業模式、執行力、判斷力及好運氣。一旦某個要素缺失很快便會拖累整個公司的運營,而且登記公司行號這種衰退持續下去後將會出現斷崖式的墜落,往往在公司還沒有找到另一個根基之前,就被隔離於主流市場之外。
最近因為賣工廠被重新關註的HTC就是其中之一。既深陷主營業務停滯或虧損的境地,又難舍驕傲、優柔寡斷,從裁員到賣廠,愈加說明該公司硬拖死扛的辦法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資金來支撐。現在擺在他面前的隻有兩條路:要麼砍掉移動業務、全部押註VR行業,要麼繼續兩方兼顧、耗盡現金儲備,隻是無論哪一條或都預示著險象環生。
手機業務這筆爛賬為何會讓HTC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?
而HTC究竟是無力回天還是重現生機,現在還難以預測,但是如果它在開拓VR業務的過程中,還不吸取曾經從輝煌跌落塵埃的教訓,可以說基本上沒有成功的可能。擺在這個問題之前的問題是,為什麼連續7個季度的虧損,也沒讓HTC下定決心砍掉移動業務呢?這中間其實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。
首先主觀層面上,對一個走過巔峰的企業來說,出售一項曾經給它帶來輝煌業績的主營項目,是很難跨越的心理障礙。就連諾基亞、摩托羅拉此等量級的公司,其高層領導在意識到覆水難收的時候,也沒有立馬果斷決絕地拋掉核心業務,反而是拖瞭很久之後才以低價賣給瞭微軟等巨頭。這段時間,姑且可以將它看做是一個失敗之後的緩沖期。
不過從目前來看,HTC接受這個殘酷事實的緩沖期也是實在太久瞭。從2012底該公司遭遇滑鐵盧式下滑、2013即陷入虧損和盈利的交叉時期後,已有三四年餘年,高層變動、大規模裁員等信號已經逐漸暴露出HTC的內外交困,但近日仍宣佈試圖以旗艦機重歸中高端手機市場的消息,還是說明其對手機市場依舊野心未死。
其二,即使HTC打算出售移動業務,能不能賣個好價錢還是一個大問題,價格太低可能會令HTC臉面無光,但無論是品牌價值還是技術積累都註定價格會與HTC所期望的有差距。也就是說,找到一個價錢合理的買傢或者接盤俠並不容易。
讓HTC的崛起的重要因素,是在順應操作系統的潮流的前提下,最先使用瞭安卓系統,進入瞭智能手機的藍海,也可以說這是很大程度上是依賴瞭其他公司的產品,可是其自身掌握的技術實在寥寥無幾,即使從代工企業轉型為手機制造企業,它的創造基因也將會掣肘想象空間。
論專利積累,HTC的衰落就是由專利戰開始,即便它後來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已經無力回天,而摩托羅拉、諾基亞和愛立信的收購案例中也可以看出,收購方多是看中瞭他們的通信專利或手機專利才會選擇接盤。而沒有專利積累的HTC在手機業務出售上並不擁有這個重要砝碼。
論品牌價值,2015年HTC的市值就已經低於其現金儲備,這對一個上市公司來講實屬罕見,而且它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一再跌落,已經被多數普通消費者遺忘,甚至它都沒有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情懷價值。更重要的是,時間拖得越久,它的品牌價值就會越加縮水。
綜上可知,也許HTC已經在出售和保留之間作瞭決斷,但是想要談出一個理想的價格非常困難,隻能像黑莓沒賣掉手機業務之前也一再強調會繼續支撐。另外還有一層考慮是VR業務,因為VR元年的幻想破滅使得行業發展更加撲朔迷離,HTC Vive雖搶得先機,但不代表就能站穩腳跟。所以全部押註就依舊會承擔很大的風險。
正是基於這些考慮,HTC無論是選擇哪個都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,陷入進退兩難的情境。
押寶VR產業,HTC應該從手機業務吸取哪些教訓?
吃一塹,長一智是人生智慧,也是企業成長的關鍵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HTC在移動業務上的崛起和衰落雖然令人惋惜,不過這一過程將企業的自身問題更加完整而充分地暴露出來,對於HTC進一步佈局VR產業來講未必不是件好事,前提是它真的吸取教訓的話。
仔細分析,HTC重點培養的VR項目其實和它當年進入智能手機市場面臨的外部環境有些相似。06年HTC進行業務轉型,08年棲身於谷歌看重的安卓大營,可以說它是最早進入智能手機藍海的代表企業。
而對於研發VR硬件,HTC同樣眼光獨到地提前佈局瞭相關產業,和谷歌、微軟、三星等科技巨頭站到瞭同一起跑線上,即使沒能如願迎來元年的火爆,但這一概念和背後蘊含的市場前景也空前巨大。想要重現輝煌,以對HTC而言,移動業經營教訓具有非值得借鑒的現實意義。
其中最重要的教訓當屬對核心技術的把控,那就是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中,包含各項技術專利,而且HTC和Valve的關系已經凸顯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。從去年開始,Valve陸續宣佈局部開放Lighthouse技術、銷售Steam VR Lighthouse追蹤基站和與LG合作開發頭顯的消息,無不印證瞭這段開放式的露水情緣,正在走到盡頭。如同當年安卓系統開源後,HTC趨於雷同的手機在一眾手機品牌中再難維持優勢,目前它和Valve的關系也會致使其面臨相似的局面,況且HTC Vive的技術來源基本上都是Valve。
另外VR/AR軟硬件的專利上,HTC還沒有建立優勢。從地域分佈來看,美國一傢獨占全球VR/AR專利的半壁江山,緊隨其後的是占15%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,而中國占比為13%,但是其中硬件比例相對較高,也就是說缺少基礎性的軟件核心技術。
HTC尤其如此。而且在VR/AR專利總量上,排名前十的是:微軟、索尼、三星、佳能、IBM、英特爾、谷歌、高通、LG和富士,HTC可以說是沒有分量,即使是硬件方面的專利也並無優勢。不得不說,HTC即使是占據瞭市場時機,如果沒有技術加持的話,依舊難以長久發展。
國際化的高端路線曾經使HTC的智能手機名揚海外,但也由此造成瞭對中國市場的長久忽視,這也是當初其移動業務在歐美市場遭遇阻擊之後,業績台中注?公司難以恢復的一方面原因。而現在它對中國市場表現出相應的重視和誠意瞭嗎?
去年HTC發佈的旗艦機HTC10在國內的版本被諷刺為閹割版,因為海外版本采用的是高通驍龍820處理器和4G運行內存的組合,而在國內市場,采用的則是高通驍龍652處理器和3G運行內存的組合,這樣的差別待遇一致遭到瞭消費者的集體聲討。
而且更人詬病的是,即使像三星、蘋果這樣數一數二的手機品牌,都沒有在產品性能上公然縮水,同時,HTC依然不放棄高端市場的戰略定位,卻又瞧不上低端市場,都非明智之舉。
事實上,對於任何新興行業,中國絕對是不容忽視的市場,而HTC無論是在智能手機業務還是在VR產品上,都沒有表現出前瞻之見。一個合理的建議是,現在它即將推出移動端VR產品,在中國做好恰當的營銷和戰略也是必要之舉。
顧此失彼,還是孤註一擲,是時候做最後決斷瞭
事實上,如果HTC還不及早放棄移動業務的話,有很大可能還會讓正在培養期的VR業務面臨困境,甚至堅持不到VR產業迎來爆發的時機。
Valve過早拋棄HTC的原因眾多,除瞭自身問題的考慮,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,連續7個季度虧損導致對其運營能力的質疑。
而且HTC並沒有如Valve期待的那樣進行VR業務的轉型,甚至還拿VR硬件的營收進一步補貼其移動業務,這很難令Valve很難信服HTC對VR研發的專註。雙方本就不是封閉型合作關系,在HTC Vive還沒有穩固市場之前,Valve不斷引入其他手機廠商進入VR領域的做法,正是認識到HTC有可能會在未來出現顧此失彼的境況。
實際上,Valve雖然放棄瞭一顆大樹,但是憑借Lighthouse技術的先進性仍然可以找到大片森林。但HTC不同,其VR硬件設備的市場地位基本上是得益於這項技術。隨著更多的智能手機廠商加入,尤其是LG、華為這樣既財大氣粗又具備較高研發能力的企業,未來很有可能會不斷瓜分HTC在VR領域的市場份額。
而且相比HTC在PC端硬件產品的開發,移動VR頭顯因為便捷性和經濟性或許更適合現有的市場狀況,但HTC在這片區域還是空白,雖然它近日宣佈要在年底制作出移動VR設備,但已經不具備先發優勢。
與此同時,開辟移動VR業務不可避免地要分散現有資源,從研發到營銷,據悉還要建立自己的線下體驗店生態系統,也就是說打算上下遊產品自己包攬,這其中要花費的資金和人力有多少可想而知。可是鑒於HTC如今的運營狀況和移動業務的消耗,實難相信它在移動端VR能有何作為,甚至更有可能影響到已經具有良好反響的PC端產品。
退一萬步講,如果真的要持續進行移動VR市場的開拓,就必須及早處理移動業務的虧損問題,不然的話,僅剩的現金儲備也不夠如此大規模的分散。
另外寄希望於移動VR和智能手機的捆綁銷售,也並不意味沒有風險和挑戰。比如三星早已將手機和Gear VR共同促銷以提升雙方的市場占有率,然而就三星手機3億出貨量和451萬部Gear VR的對比可以看出,比例僅達1.4%。這還是很大程度上借助瞭三星的品牌效應,對已經沒有存在感的HTC手機來說,可以想象作用可能會微乎其微。最關鍵的是,移動VR產品未來更高水平的兼容性,也決定瞭捆綁銷售將沒有深度發展的穩定基礎。
VR市場的競爭伴隨新一輪的沉寂會更加殘酷,照現在的狀態來看,基本上可以算是巨頭公司才能玩得起的遊戲,HTC要想穩固或者深入市場,唯有更專註和集中才有可能發揮現有的優勢。
也許,對HTC來講,孤註一擲更有可能絕處逢生。至少,這比一直徘徊在死撐還是放棄手機業務的糾結中要好很多。
歪道道,科技媒體人,互聯網分析師。微信公眾號:歪思妙想(neihangaoxiao)。禁止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。
責任申請公司行號流程編輯:
聲明: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臺的作者撰寫,除搜狐官方賬號外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場。 閱讀 () 投訴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